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经济 > 正文

本报海口4月3日电 记者王晓樱、陈怡日前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已建成总面积740亩的国家级种质圃,收集油棕种质资源426份,并选育出耐寒优质高产品种5个,2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其中,“热油2号”和“热油40号”品质与产量兼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2%,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

油棕被誉为“世界油王”,与椰子、油茶、油橄榄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其果实榨取的棕榈油占全球主要植物油总产量的38.3%,被广泛应用于餐饮、食品制造、油脂化工乃至军事等多个领域。我国是全球第三大棕榈油消费国和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棕榈油全部依赖进口,年均进口棕榈油超600万吨,占我国主要植物油进口总量的55.4%。

在日前举行的“油棕北移计划战略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棕榈油全部依赖进口,面对食用油需求增长、供给短缺及耕地资源有限的现状,亟须创新思维,拓宽油料来源,提升自给率,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增强主动性和自主权。因此,加快油棕产业开发十分迫切。

中国热科院椰子所党委书记朱安红介绍,我国目前已经具备规模化发展油棕产业的现实条件与科技基础。我国油棕产业两次受挫,核心在于缺乏科技支撑。自1998年以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一直致力于我国油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在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新品种选育、种苗生产、抗逆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控及棕榈油加工技术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技术已输出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热带国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等专家建议采取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由小到大、逐步北移的策略,实施我国热带北缘地区(北纬18°至25°)油棕规模化种植生产计划,即油棕北移计划,实现油棕规模化成功种植,大面积单产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方琳
5746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内蒙古呼和浩特遭遇强沙尘暴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