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经济 > 正文

20250404143153.jpg

  北疆新闻鄂尔多斯4月13日消息 4月13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万亩杏林博览园迎来一年中的高光时刻,92万亩山杏迎春绽放,游客漫步其间,用镜头记录着这灿烂春景。

图片4.png

游人在杏林中拍照打卡

  当天,在沙圪堵镇福路村的杏林基地,一棵棵碗口粗的杏树,见证着当地生态经济的蝶变。“以前山杏熟透落地都没人捡,现在企业包技术包收购,15亩杏林年收入8万多元。”村民张老汉轻抚杏树感慨。

  这一切,都得益于立足当地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的全产业链帮扶。这家企业通过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保价收购等方式,将山杏示范基地打造成企业的“第一车间”,让农户变身“产业工人”。

  从濒临倒闭的国营果品厂到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从无人问津的野生山杏到走向国际的有机饮品,四十年间,一场由小山杏带来的绿色革命正重塑着准格尔旗的生态经济。

图片1.png

栽植果树

  2003年,退休干部刘战先顶着各种压力,接过了负债累累的国营果品厂。望着沟壑纵横的荒山,这位老党员立下“绿山头、富百姓”的军令状。次年,企业改制更名后,创造性推出“公司+基地+农户+经纪人”模式,公司免费提供百万株杏苗,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保底价敞开收购果实。

  二十载春秋流转,昔日光秃山梁已变身195万亩林果基地,其中92万亩杏林不仅将森林覆盖率从18%提升至35%,更成为1.7万农户的“绿色银行”。

图片3.png

演员在花间起舞

  数据显示,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3000元,百万亩山杏基地建成后,深加工产业链创造2万余个就业岗位。每年8月,满载杏核的运输车在厂区排成长龙,农户现场即可兑付现金,最高每公斤12元的杏干收购价,让曾经的“野果子”变身“金果果”。

  依托原产地资源优势,企业联姻中国农大等科研机构,攻克山杏仁鲜榨温控、超声波快速脱苦技术难关,建成5万吨智能化生产线。从全国首款有机杏仁露认证,到杏皮茶、杏仁咖啡等20余款创新产品,企业手握24项国家专利,低温萃取技术更将产品附加值提升300%。

  今天,这家已创建40年的企业,投资近亿元的现代产业园内,每小时6吨杏果生产线轰鸣不息。从上海世博园到“一带一路”展销会,从杏花节30万客流到亿元级旅游收入,这颗北疆山杏激起的产业涟漪已扩散至三产融合全域。望着漫山遍野的粉白花海,刘战先难掩激动,“我们将继续深耕林果经济,让每座荒山都变成富民金山。”

  如今,准格尔旗的春日盛景已超越季节限定,“春赏杏花、夏研生态、秋采硕果、冬观雪林”的四季产业链,正书写着“绿富同兴”的发展模式。监测数据显示,万亩杏林项目区水土流失减少40%,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衍生业态方兴未艾。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张杨
11158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WCBA第十四轮焦点战 新疆94:81力克内蒙古 终结内蒙古12连胜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