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DJI_0294.JPG

空中俯瞰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  北疆新闻记者 张伟摄影

  □北疆新闻记者 王丰

  “滋养”是黄河母亲对河套地区的一种“偏爱”。

  黄河出宁夏后,一路向北,进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后遇阴山转弯向东,形成了河套平原,又称后套平原。再向东流后遇吕梁山向南急走,完成第二次转弯,在这个转弯处形成土默川平原,也称前套平原。

  黄河经过河套地区时,泥沙含量还不大,水质比较清澈,流速比较缓慢。河套地区在黄河的灌溉下,土地肥沃,既可以耕种庄稼,又可以放牧牛羊,种植业和畜牧业都非常发达。古人也说“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

  后套所辖之地便是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巴彦淖尔。这里盛产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前套所辖之地便是包头和呼和浩特,这里牧草青青,是一个很好的天然大牧场。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黄河流经的巴彦淖尔市是个传统的产粮区,正因为如此,明朝史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说:“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为了这个根本,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考察中指出,示范园区要在推广现代农业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不断探索,找到适宜这里的品种、技术和耕种方式,成本要降下去、效益要提上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河套地区条件得天独厚,虽然不缺水,但也要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不能搞大水漫灌。总体上看,内蒙古的草原已经过牧了,要注意休养生息。

  向土地要效益,让绿色倍增。这是摆在巴彦淖尔地区竞跑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全力以赴,以起跑就是冲刺的姿态为河套平原绘就勃勃生机。

  2024年巴彦淖尔市粮食播种面积548.3万亩,粮食产量58.7亿斤,粮食作物单产1070.0斤/亩,较上年增加28.2斤/亩,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稳定向上,实现丰产丰收。

  3月7日,内蒙古“春播第一耧”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万亩硬质小麦(巴麦13号)示范基地举行,随着临河区种植大户郭成刚一声号令,农机手驾驶着播种机奔向沃野,伴着机械轰鸣,犁刀入地,一粒粒小麦种子被覆进土中。

  在广袤的田野上,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广泛推广,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完成优质高效转型,绿色效应得到倍增。

  粮食单产、亩均效益。无论哪一个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粮食市场的波动。

  土默川平原是阴山南麓地区传统的农牧区。在清代将草原放垦为农田,这样部分民众的身份也由牧民转变为农民。

  位于黄河几字湾的包头大地上,农机轰鸣,一袋袋种子、化肥、农膜和农药在农资仓库中蓄势待发,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备耕技术指导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截至目前,包头市可投入春耕生产的拖拉机、播种机等设备超2.6万台,其中有些还配备了北斗导航辅助系统,推动精准播种,确保完成高水平春耕作业。

  2025年,呼和浩特将持续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31万亩。深入推进“菜篮子”工程,新增设施农业1.1万亩、改造提升4300亩。在托克托县、土左旗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实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70万亩,全过程挖掘单产潜力,大面积普及均衡增产。

  今年以来,内蒙古坚持做好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的文章,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积累量”转向“提升质”。

  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是百姓之盼。内蒙古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夯实现代农牧业发展根基,广袤田野将活力无限。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10869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雨中夺银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