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中国妇女报》第2版刊发题为《内蒙古各地民众用新型祭祀方式寄托哀思》的稿件,报道了今年清明节前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不少民众选择网络、诗词、鲜花祭祀,家庭追思等新型祭祀方式,寄托对亲人、烈士、先辈的思念,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吹拂北疆大地。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4月7日《中国妇女报》第2版
清明节,是祭拜祖先、缅怀先烈、亲近自然的重要时节,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慰藉和文化代代传承的重要时节。祭扫形式不同,追思之意相同。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今年清明节前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不少民众选择网络、诗词、鲜花祭祀,家庭追思等新型祭祀方式,寄托对亲人、烈士、先辈的思念,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拂北疆大地。
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民政厅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倡议书,推行绿色殡葬,实施文明祭祀;弘扬传统美德,践行文明新风;凝聚精神力量,共筑文化自信;严守安全底线,共度平安清明;党员干部带头,引领文明风尚。
鲜花敬先烈,精神永传承。连日来,内蒙古各地举办追思、献花等形式多样的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凝聚奋进力量。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开展植绿、文明家风诵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形式多样的“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系列活动,树立文明祭祀风尚。
擦拭墓碑尘埃、敬献一束鲜花、诵读追思文章……不同形式的祭奠活动,让祭祀形式多样化。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开通了绿色殡葬“一站式”服务和云祭祀数字化服务,积极推行智慧殡葬。群众可以领取免费的鲜花,敬献逝去的亲人,还可以为逝去的亲人写封信,投入时空信箱,寄托思念之情。(记者 王永钦 赵曦)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