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在阿鲁科尔沁旗罕乌拉小学六年三班的教室里,来自天山第四小学的轮岗教师马翠莲正在上《圆柱的体积》数学课,她抛出问题、引导互动,学生们被精彩的教学内容深深吸引,在寓教于乐中将数学课的重点知识“尽收囊中”,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哈妮说:“老师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上课,课本的内容也变得有趣了,更加容易理解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现在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都有所提高,对数学课越来越感兴趣了。

天山第四小学副校长马翠莲交流到罕乌拉小学,正在为学生上数学课

这样的场景,正成为阿鲁科尔沁旗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全面提升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质量,破解教育资源不均难题的生动缩影。

教育,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希望之光,也是阿鲁科尔沁旗发展的基石。阿鲁科尔沁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9所,其中城区学校13所、农村牧区学校26所。国通语授课学校21所、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18所。然而,曾经教师长期固守一校导致的职业倦怠、城乡教学质量差距、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师资薄弱等问题,成为了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为了打破这一困境,让优质教育资源如春风般吹遍阿鲁科尔沁旗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以师资流动为突破口,通过跨城乡、跨校际、跨语种的教师轮岗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共享”,助推全旗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每所学校都有好教师,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教师轮岗不是简单‘挪位置’,而是让优质资源精准流动。”旗教育局局长额尔德木图介绍,阿鲁科尔沁旗建立“刚性+柔性”双轨轮岗机制,刚性要求在同一学校任教满9年、年龄达标的教师按年均10%比例轮岗,柔性则针对学科结构失衡、个人申请或学校急需等灵活调配。

2024年,全旗124名轮岗教师中,70名骨干教师、21名管理干部主动“跨界”,带动51名城区教师流向乡村、44名优质校教师支援薄弱校,实现师资从“单向输血”到“双向赋能”的转变。

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面推进的需求,阿鲁科尔沁旗创新国通语授课学校与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师“结对轮岗”模式。去年,31名国通语授课学校教师走进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将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与民族文化融合,同时24名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师赴汉授学校交流,带回教研新理念。为了确保轮岗工作的顺利进行,旗教育局建立了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编制管理,配套职称评聘倾斜、享受乡村教师津贴等政策,交流轮岗教师获得感显著增强。

教师轮岗制度实施后,阿鲁科尔沁旗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效显著。不仅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也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通过教师轮岗,优秀教师的到来让乡村学校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在蒙汉教师的交流合作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增进了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从“学校人”到“系统人”,从“资源洼地”到“生态优化”,阿鲁科尔沁旗的探索证明,当教师流动的壁垒被打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春天便不再遥远。(记者 阿鲁斯)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9951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红红火火过大年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