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要闻 > 正文

  4月10日,在天津宁河区苗庄镇小捷道沽村的大田里一片繁忙景象。频频深入田间的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技术人员观察到,施用了稀土肥料的西红柿幼苗叶片舒展、色泽浓绿,与普通肥料养殖的作物相比,株高平均增加10%,展现出强劲的生命活力。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与合作企业共同申请开发的65亩稀土肥料试验田迎来新气象。

  据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常务副院长李璐介绍,他们通过长期研究发现,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生理调节机制,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根系扩展和须根形成,增强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并且可促进茎叶生长,刺激细胞分裂和伸长,使植株更健壮,提升叶绿素含量,为光合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今年春播时节,科研团队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走进田间,将调配好的稀土肥料施用于作物幼苗,经过一番培育,得到了旺盛的生命证明。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稀土医疗研发中心主任张春霞表示,此次大田实验是“稀土+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节点。除西红柿等经济作物外,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将持续开发稀土肥料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重点攻关水稻、玉米等,针对华北地区土壤特性优化肥料配方,实现化肥的减量增效,将稀土元素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色肥料”。

  据了解,包钢集团在“稀土+农业”领域素有深耕,多年前稀土肥料应用于烟台苹果的培育,收到良好效果;依靠包钢稀土农业课题支撑,包头市全巴图村盐碱地土壤得以改良,当年每亩收获水稻约400斤;包头市打圪坝村草莓种植颇有名气,正是有了稀土肥料的加持,草莓又大又红又甜。此次,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的实践让“稀土+农业”的重大作用又一次得到证明。

  李璐表示,未来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将深化技术攻关,让稀土肥料成为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的“科技新肥”,推动稀土与生态农业深度融合,书写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稀土篇章”。(记者  蔡冬梅)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杨净毓
9982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战味十足!特警武装拉练砺精兵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