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北疆观察
数字报刊
北疆新闻 > 娱乐 > 正文

岩者,大地的骨骼,历经火成、沉积、搬运等自然过程的孕育与雕琢,萃取了天地之精华,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古语中,山穴为岫,山崖称岩。岩者或如剑脊凌霄,岫者常伴云霭出没。岩石或嵌于悬崖,姿态若与星辰相接;或隐于山谷,云环雾罩,枕藉寒潭。更有浪底卷石,突兀嶙峋,仿佛保守着自然的奥秘。

当年李白登天姥山,曾感叹:“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鲍照驻足庐山,落笔写道:“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然而,我对岩石的好奇虽源于诗人生动的笔触,却不能仅止于此。唯有身处其中,方能领略大自然的神秘造化。

少年时,我游览秦皇岛,追寻曹操临碣石、观沧海的盛景,第一次抚摸岸边礁石,脑海里浮现出苏东坡笔下“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的奇妙景致。千百年来,潮汐涨落,礁石上的孔洞宛如牡蛎壳上的孔眼,与被浪涛冲刷形成的纹路一起,都成了玄奥的天书。

参军在新兵连期间,我曾在青岛东山采石场抡锤凿岩取石,真切感受到岩壁的刚烈与坚硬。火星四溅之中,仿佛看见“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剑脊,又想起女娲补天时遗落顽石的传说。

人到不惑之后,我爬香山偶遇暴雨,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山间沟壑中泥沙伴雨水而下,但见几块岩石依然故我,分浊流而独立,尽显从容和刚劲。这让我进一步领悟了古人为何用“崩崖”“龙骨”等词汇,描写岩石与暴雨激流相互映衬的景象。这真似杜甫诗句“江寒出水长”那般生动传神。

还令我难忘的是风雨过后,落日余晖如朱砂染于山壁,苔痕映翠,岩石在风雨的洗礼后,更显峥嵘。

少年观岩识其形,青年凿岩知其性,中年悟岩得其神。人应像岩石一样,以雷霆铸造灵魂,以风雨洗礼思想,经熔岩劫火而弥坚,经沉积凝结而厚重。即使遭受百般磨难,精气也不泯灭;即使洪涛压顶,依然从容不迫;即使岁月沉寂、迷途漫漫,亦当坚守初衷,不舍逝水。正所谓,大地骨骼峥嵘之处,天心自在,可以度量。

北疆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新媒体平台,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一类资质平台。

编辑:方琳
5838

北疆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疆新闻”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疆新闻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疆新闻”,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疆新闻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bjwmaster@163.com。

呼和浩特:坚定前行 抗疫“有我”

版权声明:北疆新闻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48148811蒙ICP备16001043号-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闻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200009-1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